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国家政策 » 正文

音乐与声音多学科融合,2021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声音学术周举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9-01  浏览次数:245
核心提示:近日,2021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声音学术周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学术周通过多学科视角,在音乐、声音及其相关领域促进学科的融合发
 近日,“2021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声音学术周”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学术周通过多学科视角,在音乐、声音及其相关领域促进学科的融合发展;鼓励自由选题,开放对话,联结和拓展学科发展的历史与未来、理论与实践,回应当下媒介生态变革不断提出的新课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音乐与声音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音乐与声音高峰主题论坛、录音大师班等活动在学术周期间举办。

音乐与声音专业委员会成立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是由国家民政部批准、接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业务主管的国家一级学会。作为学会增设的专业委员会,音乐与声音专业委员会于7月9日举办成立大会,将为我国高校音乐与声音艺术领域的学科建设提供新的支撑。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院长李俊梅表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音乐与声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开展院校合作、吸纳各高校力量共同巩固高等教育办学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实际行动。

成立大会上,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王达品对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音乐与声音专业委员会成立表示祝贺和期待。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胡智锋表示,希望音乐与声音专业委员会搭建优秀平台,团结全国同行,推动中国影视音乐、声音学科发展,推出具有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引领学术潮流,搭建优秀平台,为中国影视音乐、影视声音人才培养作出新的贡献。

录音艺术、电子音乐制作、影视音乐等专业,都属于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专业。“新技术为音乐和声音创作,提供新素材、新方法,有利于创造新的声音形式,塑造新的声音景观。”成立大会上,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音乐与声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俞锫介绍了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与设想。专业委员会主要由高校教师、部分特邀理事组成,希望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交流平台、共享平台、合作平台。专业委员会聘请的国内音频、音乐制作领域专家将带来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方向,有助于音乐与声音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资讯快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快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