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喀什地区疏附县,2018年夏季,我曾在一个村子里住了半个多月,那是跟随驻村下沉干部挨家串户地进行扶贫帮困,如今记不清到过多少户村民家里了。但有些片段还是记忆犹新的,比如在一位老人家里,他思想开明而又充满新时代的超前意识,还认了一名驻村干部为干儿子,这是比较值得称道的事情。
疏附县距离喀什市十五公里,如果驱车前往很快就能到达,在我的感觉里,疏附县已和喀什市连在了一起,觉得几公里的样子。不过多年以前,我的印象还未有疏附县的名字,只是后来便逐渐知道了。当时我还奇怪地问:“疏附,就是舒服两个字吗?”最终的答案是“疏”就是疏勒的疏,“附”就是依附的附。
顾名思义,“疏附”的意思,就是汉唐时期依附疏勒城邦国的属地。据历史考证,两千多年的古疏勒国都城曾在疏附县境内。其实在古代,疏附就是疏勒国的首府所在地,两者存在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一个整体,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便于地方管理,就设置和规划了疏附县行政区域。
疏附县又名托克扎克,县城就设在如今的托克扎克镇。托克扎克的意思,就是能吃饱肚子的地方,指的是“地丰人富”之地。而我认为,“疏附”就是让人活得舒服自在,且又是一个富足之地。今年初,疏附县所有的贫困村民实现了脱贫,日子都过得比以前好上百倍,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幸福生活。
作为古疏勒国的首府,疏附县是一个历史文化厚重的地域,是唐代“疏勒乐”的发源地。在西域城邦诸国中能留给后世传颂的,有今天吐鲁番市境内的“高昌乐”、库车市境内的“龟兹乐”、和田境内的“于阗乐”,再者就是喀什境内的“疏勒乐”了。纵观历史,而这些古代绿洲之地,在汉唐时期就是军事重镇,当时能影响西域风云历史的,也就是这几个三十六城邦诸国中较大的城邦国。